您的位置:中国观察 -> 秘闻 -> 内容


造假的《故宫》


发表时间: 08/30/2020  

 

1972年初,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与此前的“全封闭”相比,来华的外国记者、国际友人人数猛增。然而,外界要了解“文革”中中国的真实情况,并不容易。经批准,当时美国著名电视制片人露西·杰文斯女士拍摄的一部以北京一家人日常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故宫》。

承担这个这次特殊“政治任务”的,是当时的清华大学学生刘志军一家。据刘先生回忆,由于是国务院办公厅交北京市“外办”具体经办,所以北京市“外办”经过几个月的仔细筛选后才选定他家。但外交部仍不放心,有关领导还亲自到他家实地查访,看了他爷爷、父母、兄弟姐妹,并向当地派出所和居委会作进一步了解才最后确定。

刚开始拍摄,露西便面有困惑:“全家人不管男女老少,衣裤都是黑蓝灰三色,男的都穿军绿球鞋,女的都是方口偏扣黑布鞋,三代人站在一起就像是部队一样”。

当时的情况,正如刘志军所说,“也难怪,那个年代的人除了绿军装,几乎都是黑蓝灰色,即使女孩子有件鲜艳点的衣服,也必须穿在里面,因为露出来就是资产阶级思想。”

但为了表现服装色彩的丰富,他的大妹妹只好向一位刚结完婚的新娘子借了件红衣裳,二妹妹则到邻居家借了件暗紫色格上衣。另外,当时经济凋敝,物质供应紧张,所有东西都要凭票限量供应。

但“《故宫》中有一组镜头,要表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在提高。当时正赶上中秋节,广安门菜市场突然摆上了各种新鲜蔬菜,应有尽有。那个年代,老百姓不管买什么东西都要凭证且限量,而惟独那天肉菜全不限量,敞开供应,只要排队就能买上。我父亲的单位为让我家在外宾面前表现出中国人的自豪,还特地补助他100元钱,母亲攥着相当于自己3个月工资的钱,乐滋滋地挤在买菜的人群中……”(刘志军:《影片〈故宫〉引出的跨国情缘》,《纵横》,2002年第7期。)

露西·杰文斯女士的《故宫》播出后,在海外颇有影响,据说当年还获得了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从这部片子的拍摄过程便可看出外界当时是如何了解当时的中国的。确实,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纪实”。纪录片也是一种文本,所以我一直认为,必须通过“文本”之后的真相,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但愿后人不会完全以此片来认识那一段历史,当然,如果将此片与刘志军的《影片〈故宫〉引出的跨国情缘》“互文”(Intertextuality),对那一段历史的认识、理解会更加深刻。


返回首页


请分享到:
栏目: 首页 -> 秘闻

相关文章

大饥荒岁月的片段回忆

冯玉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偷听敌台的赫鲁晓夫

习近平六四时角色罕有曝光 - 阻学生入闽串连

看苏联怎样糟蹋蒙古

人民公社有多少女人没裤子穿?

张幼仪的工商传奇

拒不入社的周老汉

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大饥荒

“大跃进”时期的农民行为

朝鲜金太阳那点儿事

这么大的政治运动 要详细精确统计出受难者的人数是不可能的

前微博审核员公布工作日志

首个判死的中共副省长被打5枪 死前对话曝光

抗战胜利75周年 毛泽东勾结日军内幕曝光

林彪谋杀毛泽东真相揭秘

中共加入WTO惊人内幕

任志强涉案2.2亿咋来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