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观察 -> 白宫 -> 内容


特朗普签署《亚洲再保障倡议法案》 专家对其效力意见不一


发表时间: 01/02/2019  

特朗普签署《亚洲再保障倡议法案》 专家对其效力意见不一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月31日签署2018年《亚洲再保障倡议法案》。

该法案是加强美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领导地位的政策框架,提供整个美国政府在亚洲的长期战略,促进美国国家安全利益,通过贸易机会提振美国企业和工作机会,注入美国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的价值观。

该法案授权在未来五年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军事,外交和经济参与和援助等活动。迄今为止这些活动一直被视为缺乏足够资源。

法案特别鼓励美国高官访问台湾和美国对台军售。条文中称,美国总统应该定期向台湾出售旨在应对中国既有和未来可能的威胁的防御性武器,包括支持台湾发展并整合适度的不对称能力,把包括可移动、可存活及具有成本效益的能力融入军队。对于高官互访,条文中说,美国总统应该依据《台湾旅行法》,鼓励美国高层官员到台湾访问。

前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说,从宏观角度来说,这个法案是美国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霸权的政策调整。

他说:“美国很明显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威胁,所以在各个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对台湾政策也是对中国施加压力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对台政策有一个调整。比如在美台高官交流、军售方面、外交上的支持,美国都会高调支持台湾,对中国形成一定压力。而在台湾问题上,北京能做让步的空间实在不多。因此我们可以预测,中美之间就台湾政策会有更多摩擦。”

但也有专家对该法案是否能在印太地区起到制衡中国的作用持怀疑态度。

在谈到美中关系时,该法案条文说,美国应当欢迎中国决定改变方向,与美国建立负责任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关系,并参与全球问题,鼓励中国在印太地区和全球发挥建设性作用,并继续指出中国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的行动。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教授如大维认为,该法案一方面说中国试图在亚太地区挑战美国试图建立的秩序,包括法治和人权等,并指出美国应如何在这些方面对抗中国带来的挑战,而另一方面,该法案谈到要与中国合作,并改变中国的行为。

他说:“通常,这种对于一个国家挑战世界秩序,或是地区秩序的描述,表示美国想要限制这个国家,而不是试图与其互动,而是试图改变其态度和行为,试图限制其造成的破坏。”

他说,这个法案对美中关系用了互动的政策和限制的政策,这可能使该法案对中国的政策有不连贯性。

但他同意,该法案对台湾、韩国等国的安全能起到再次保证的作用。


返回首页


请分享到:
栏目: 首页 -> 白宫

相关文章

“你们狂欢,我却上班” 特朗普的2019将不会太平

川普政府对北京的一系列开放措施抱持怀疑态度

川普致新年贺词:2019年将是极好的一年

新年致辞 川普总结成绩 金正恩谈无核化

新年首发推 川普:假新闻媒体新年快乐

美国“新视野号”将于元旦飞掠太阳系边缘小行星

美国防部长告别信:困难时期要保持信心

坚决要墙 特朗普重申美墨边境墙要雷打不动造起来

美众院民主党人拟在周四立法为关闭的政府机构拨款

智库:美中紧张关系位列明年最需关注的冲突

美国取消中国公民入境十年签证 拒签率飙升

特朗普将于周三与国会领袖会面

承认中共政权是美国外交政策“最大的挫败”

巴西新总统正式就职 川普:美国与你在一起

川普回应金正恩新年演说

地心人发出的信号 美国科学家早已破译?

川普现身新闻发布室 称边境墙获压倒性支持

白宫:中国经济疲软将对更多美国公司造成打击

美国政府部分关闭达13天,结束之日无期

美国国务院发布针对中国的旅行警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