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观察 -> 透视 -> 内容


上山下乡运动的序幕


发表时间: 04/12/2019  

上山下乡运动的序幕

 
 

1949年以后,新生的革命政权全面模仿苏联体制,实行统包分配的就业制度。不过,统包分配面对的是大中专院校和技校的毕业生,小学与初高中毕业生则不在其内。于是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就成了统治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1954年,苏联开展了以城市青年为主体的垦荒运动。他们在短短两年里就动员数十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并认为此举有两大功效:一是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二是解决了城市的就业困难。

中国共青团中央代表团在1955年访问苏联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回来后向中共中央做了汇报。报告认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

就在这一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一个按语中说:“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高小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这种以功利目为出发点的作法,后来被悄悄淡化。代之而来的是,“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等“高大上”的说法。

在这方面,有毛的一条语录为证。他说:“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1955年年底的事,从此以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成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令。

在此之前,已经有60多名北京青年远赴北大荒去垦荒。为此,共青团中央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胡耀邦还在会上把“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他们。

随后,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志愿垦荒队以及河北、山东的2000多名青年,陆续到达黑龙江垦区。与此同时,上海青年去了淮北、浙江青年去了新疆、广州青年去了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了青海,从而拉开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

除此之外,当局还以河北省回乡青年、小学毕业生吕玉兰为榜样,号召知识青年回农村去参加劳动。因为当时还没有下乡插队的说法,所以上山下乡运动只是局限在农垦和返乡两个方面。直到有了插队的说法以后,才有大量城市知青被送到农村,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


返回首页


请分享到:
栏目: 首页 -> 透视

相关文章

中共央企巨额利润 用之于民少得可怜

2019太敏感 中共禁演又封网

从微博“有害信息”的处理公告说起

墙倒众人推 破鼓万人捶

中共越最后越邪恶

“行为不端”的究竟是谁?

请问CCP,你们是什么东西制造的?

有一种势力叫黑恶势力 比黑恶势力还强大还邪乎的叫红恶势力

换第三代身份证为何要采血?

文革“上纲上线”那套又回来了

扫走中国武统学者 美国也会警觉

中国人活的越来越战战兢兢

中共法院坚持判张扣扣死刑的醉翁之意

中共制造“世界无二的养老危机”

为何中国听不到“免费医疗”的呼声?

失败的一带一路与中国朝贡新体系的覆灭

人大同济缘何被列入美国危险名单?

圆明园和共党侵华

何清涟:“到农村去”与农民拒绝进城

习总出巡为啥要带胡春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