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观察 -> 透视 -> 内容


中共让城投公司破产 赖账的真正目的


发表时间: 09/23/2018  

中共让城投公司破产 赖账的真正目的

(AFP/Getty Images)

近来中共发文要求资不抵债的地方融资平台该破产。企业资不抵债就破产本是寻常事,但在P2P现爆雷潮,民营经济风雨飘零的大背景下,中共此举非同寻常。

9月13日,中共中办和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提出“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清偿能力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

所谓地方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包装出的用于融资的公司。名称可以是城建投资公司、投资发展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以及行业性投资公司、如交通投资公司等。

因为主要是地方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简称“城投公司”),所以一般用城投公司代指地方融资平台。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对此提问:城投破产是否意味着地方政府信用破产?

鲍彤的发问可谓一语中的。

因为城投公司就是地方政府借钱用的“马甲”,多年来欠下的海量债务不但与中共政权休戚相关,也直接关系到中国金融系统的安危,以及企业和民众的利益。

数十万亿城投债只是冰山一角

中共财政部7月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8万亿元。这是被中共承认的,地方政府明面上的直接债务。

地方政府更多的债务,是不被中共承认的隐形负债,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城投公司借的钱。

当然地方隐性债务还包括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债务、金融扶贫、政策性融资担保等等。但城投公司债务是主体。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11,000多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公司)。

据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仅其中1870家城投公司,2016年底的负债就高达30万亿元。

另据清华大学白重恩团队估算,截至2017年6月底,城投公司债务余额为47万亿元。

这里需要明确几点:

  • 城投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和票据有时被简称为“城投债”,但城投债更多时候指的是城投公司的整体负债。城投债券在城投债中占比极小。
  • 城投债券虽然受中共监管,但因2014年底中共将城投公司与地方政府切割,因此现在包括城投债券在内的绝大多数城投债都属于地方隐形负债。
  • 有资质发行企业债券的城投公司,在逾万家地方融资平台中比例极低;而占绝大多数的基层县市融资平台,债务规模难以测算。

据自媒体“扫雷小组”研究,中共近年来对地方政府隐形债务进行摸底调查,结果触目惊心。

北京市西城区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显性债务余额38.07亿元,隐性债务余额为197.91亿,后者是前者的5.1倍。

宁夏固原某区县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政府债务6.96亿,隐性债务共28.82亿,后者是前者的4.14倍。

内蒙古呼伦贝尔某市统计,截至2017年11月直接债务3亿元,隐性债务15亿元,后者是前者5倍。

该自媒体估测,地方政府隐形债务规模至少是显性债务的4倍。

民间估算的30万亿-47万亿的城投债务,只是地方隐形负债的冰山一角。

城投若破产 后果不堪设想

企业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就破产,原本很正常。但城投公司不同。

城投公司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企业,只是地方政府用来借钱的道具,所以城投公司不讲成本效益,多数都是资不抵债,只要能替政府骗到钱就行。中共称之为“预算软约束”。

现在中共要对城投公司预算硬约束。

只是一旦城投公司大规模破产,银行、企业、理财投资人和拆迁户等广大民众将遭受巨大冲击。

1. 对银行的冲击

城投公司数十万亿的债务,主要都是银行的钱。一旦城投公司大规模破产,数十万亿贷款变成坏帐,中国金融系统会直接崩溃。

即使中共像以往一样将城投坏帐从银行剥离,银行或许不会倒;但这笔庞大烂账最后谁来背?

最终只会被中共通过包装投放股市、债市、P2P等金融市场,或者直接印刷钞票填补银行亏空等方式,转嫁到股民、投资人和全体民众身上。

2. 数千万投资人或成受害人

由于绝大多数城投公司并无发行城投债券的资质,它们除了向银行贷款外,主要就是以高息向企业、个人借钱。

近年来随着投资热的兴起,一部分城投债务也被包装成理财产品,销售给了广大的理财产品购买者和信托投资人。

一旦城投公司破产,数千万理财投资人和出借人或血本无归。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为此警告民众,就算是从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也要小心城投债。

3. 对城投合作企业、拆迁户的影响

从城投那里承包了政府工程的建筑商材料商和工人,结不到工程款和工资。

城投未完成建设任务的拆迁安置房,政府承诺拆迁户的房子,以及未结算的拆迁款安置费征地款等,都将成为泡影。

城投债的前世今生

在中国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企倒过、民企倒过,唯有城投公司无论多大多烂,都屹立不倒,并屡屡化险为夷。

这种非正常现象被业界称为刚性兑付的“城投信仰”。

说白了,就是城投代表政府,有政府兜底,城投债的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

1994年分税制后,中央分走了大部分税金收入,地方政府为了吃饭、为了政绩、为了腐败,就需要举债。

但当时地方政府无权发行债券,于是政府主导的城投公司应运而生。地方政府可透过城投公司大量举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共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经济发展,其中大约2.8万亿由地方政府筹集。于是城投公司数量急速攀升,从2008年的几十家,猛增到2010年的一万多家。

那时的城投债被银行视为高回报低风险而备受追捧,直到城投公司首次出现债务违约,并引发信任危机。

城投债首次危机 倒逼政府站台

2011年4月云南省某城投债率先违约,随后,6月份上海某城投公司拒绝还贷。

这是城投公司第一次打破金融系统对政府信用的幻想,结果引发城投债危机。

彼时城投债无人问津,地方政府无米下锅。

结果,城投债危机倒逼中共出面站台。2011年6月中共银监会发文,确定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于是,城投债转危为安,并在土地财政和货币放水的刺激下再度疯涨。

政府无力还债 被逼开放债务置换

不过,中共体制决定了地方债必然是低效、浪费和腐败的无底黑洞,由此积累的债务风险也越来越大。

到2013年时,地方融资平台已累积了数十万亿的债务,许多债务即将到期。

然而政府连利息都无力偿还,更勿论还本,城投债面临密集违约。

但对中共而言,城投债大规模违约就是宣告地方政府信用破产。

结果,2014年底中共放开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及置换债务。

中共当时的操作,效用有三:

1.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以偿还到期旧债,这叫借新还旧债券;
2. 地方政府以债券洗白被核准的债务,这叫置换债券;
3. 地方政府借新债来投资基建,这叫新增债券。

目的只有一个:避免城投债违约和地方政府信用破产。

城投债,政府名义上已不认账

经过两次被地方债倒逼的中共,已经意识到地方政府债务是把双刃剑,在借钱维持中共统治的同时,也埋下了债务风险的地雷。

于是,2014年起中共开始整治地方债,认定了15.4万亿的地方债务,准许从2015年起,三年内置换(洗白)为政府直接债务。

换言之,剩余的,以及之后所有的城投债务都成为地方隐形负债,中共概不认账,将城投公司与地方政府切割。

尽管从政策上,城投已经被中共切割,但银行和投资人依然相信城投有政府保底,也就是所谓的“城投信仰”。

因此城投债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烂。国内外金融界都相信,地方债将成为中共经济危机的引爆点。

中共要打破“城投信仰”?

因此2017年起,中共开始严厉调控地方债,确立地方政府债券为唯一合法的地方举债融资渠道,限制地方隐形债务。

2017年12月中共财政部提出,坚持中央不救助地方债,打消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2018年初,第二轮收紧政策密集落地,导致城投债违约频现。天津市政、天房集团、内蒙锡林浩特融资租赁违约等信用风波事件爆发。

但在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以及经济下滑的压力下,今年7月后,中共财政政策转向积极,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债券发行,投资基建。城投债券行情再度逆转爆发。

这一次中共发布《指导意见》,允许地方融资平台破产。中共党媒称,是要倒逼国企市场化转型。

据《证券日报》报导,经济学家黄志龙认为,此举旨在打破城投公司的刚性兑付承诺。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认为,政府是利用“破产” 将没有盈利能力的地方融资平台彻底从市场清除出去。

中共让城投破产的真正目的

虽然3年前中共已经从政策上与城投公司进行了切割,但这次的《指导意见》显示出,中共似乎是真的想要打破“城投信仰”:通过让城投公司破产,来消除地方政府的海量债务,降低系统性风险。

但要实现这一目的,面临两个根本性障碍。

第一,城投破产意味地方政府赖账,信用破产。如果大规模出现,必然导致中共政权崩溃。所以中共使用“严重资不抵债”的说法,暗指被破产的城投公司只会是极少数。

第二,假设所有资不抵债的城投公司都被破产,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就能够解除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

中共体制注定了地方政府只能无休止地借钱、无效率地花钱,以满足中共维系政权和贪腐的需求。

就算没有了城投公司,地方政府还是会通过其它形式来借钱。城投债务的祸首不是国企预算软约束,而是中共毫无约束。

因此,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是中共无解的死结,系统性风险无法降低。

既然打破刚性兑付、防范系统风险只是中共能说却做不到的口号,那么中共此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道出了中共的真正目标。

黄志龙认为,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关键在于对融资平台与地方财政进行公开切割。

说白了,就是中共通过将城投与地方政府公开切割,让城投破产作为悬顶之剑,倒逼地方政府去推动城投公司转型。

如何转型?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共近年来力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质就是用国企去吞噬民企。

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推进不了,是因为民企也不傻,不会甘心被国企骗钱甚至吞噬。

而与国企相比,地方政府无疑对民企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所以地方融资平台就成为中共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地方政府在城投破产和国企负债约束的威逼利诱之下,具备了压力和动力去推动城投等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吞噬民营经济。

而且中共的政策是环环相扣。9月18日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若干政策的意见》,加快探索及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共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出,民营企业这次或在劫难逃。


返回首页


请分享到:
栏目: 首页 -> 透视

相关文章

程晓容:中共人权论坛闭幕 人民生存权何在

强制洗脑?中共广电局令黄金时段禁播境外节目

我们恐惧的不是平凡,而是贫穷

大闹瑞典真相疑曝光 中客遭爆让老婆伪装学生妹…

从油价看中共为何不敢全面开放中国市场

中共狂炒台谍 意在转移国内矛盾

历史的丑恶时刻

瑞典不屑中共〝撒泼〞外交 检察官:警察处置合理不追究

13亿百姓为贸战双方买单 学者:中共迎来〝国运〞转折点

苹果在中国遭遇“莫须有罪名”

官媒急转口风 游客瑞典事件应反思

谁亲共谁下台 马尔代夫变天

当你撒泼的时候 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美2000亿关税落地 中共为何拒绝谈判

中共为何再提反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美全面战略对抗正在形成

胡德平批新公私合营:后果很可怕

“国进民退”引海啸 习李急发声

“一带一路”给全球带来哪些风险

李平:特习友情变 中美对抗再升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