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博弈之后,中国和美国终于在1月15号签订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共党媒一方面齐声宣传达成协议是“互利共赢”,另一方面极力封锁网络舆论。
在新华社微博公众号“新华视点”下的380条留言中,只有10条被允许显示。《人民日报》也同样将216条微博留言过滤到零头,只留下6条稀稀落落的附和。
不过,还是有些网民侥幸留下了不满和疑问。有网友说:“先是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带着小粉红群情激奋骂美国,扬言贸易战要让美国吃不了兜著走。转头刘总就签了这第一份明显不平等的贸易协定”,“不降关税外加2000亿,这叫平等”,“国内A股在签完协议后一直在跌,美股却在大涨。国内媒体却还在自欺欺人说什么双赢和谈判的辛苦”,“投降就是投降”。
中共财政部和商务部1月16号发布了协议的中文版本。其中显示,中方承诺在2017年基数上,扩大从美国采购和进口不少于2000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524亿美元的能源出口、320亿美元的农产品、777亿美元的制造业产品和379亿美元的服务。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这个只是中共在美国政府的这种关税压力之下,迫不得已的一次用大幅度的退让换来了一个短暂的调整期。因为中共自己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表现出来有就是要继续进行下一阶段谈判的积极性。”
而美国将在签约30天后,把对1,2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从15%降至7.5%,同时暂停对1600亿美元中国进口智能手机、玩具等产品加关税的计划。但是之前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25%关税仍被保留,作为第二阶段谈判的杠杆。
旅美时事评论员田园:“这就是美国在这个关税上做出的让步。中共对美国的关税是恨之入骨,不但通过官方途径,而且通过民间途径,试图去游说白宫,去游说川普总统,想在这个第一期的协议里面把这个关税全部取消掉。看来中共是根本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他美方的获利包括:中方承诺确保公平、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提供公平、平等的市场准入;以及不再强迫技术转让;承诺提高外汇市场的透明度等。
此外,双方建立了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机制,这也是在磋商阶段中共争执不让的部分。
协议中设立了“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办公室”,来评估协议履行并接受申诉。如果美中的行为是基于协议而且是善意的,对方则不得采取反制措施。如果美中认为对方背信弃义,则可以单方面发出书面通知并退出协议。
唐靖远:“这个其实是具有一种惩罚性质的强制的执行条款。这个是在过去任何一届的美国政府都没能够从中共这里得到的东西。而美方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轻微的一些关税的减免。所以这个协定可以说是川普发起的贸易反击战的一个阶段性胜利了。”
“香港01”的报导说,从文本措辞来说,全文82处“中国应……”,而相对的“美国应……”只出现了三处,并不对等,中国显然是被动的一方。
不过,专家和媒体都认为,第一阶段的协议并不代表美中在贸易和其它领域的竞争落幕。另外由于中共糟糕的履约纪录,外界对它会否实行这份协议普遍存疑。
旅美时事评论员田园博士表示,只有第二阶段的贸易谈判才是真正涉及到中共要进行深度的政治经济改革,如果能谈成,美方才是获得了真正的胜利。而目前的胜利只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