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战的冲击下,中国经济的各种问题正在浮现。近期,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召开了三次金融委会议,其中第三次聚焦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有财经人士示警,一旦内外部环境发生恶化,万亿股权质押恐掀爆仓潮。除上海和福建外,今年上半年其它地方政府财政全部入不敷出。政治与经济学者程晓农表示,进入“下行通道”才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9月6日,美国对中国两千亿美元加征关税的公众意见征询期正式结束。外界预测,川普政府将很快分期对中国实施新的关税。如果两千亿全部实施,加上此前的五百亿美元商品关税,美国将对高达一半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自7月2日至8月24日,刘鹤主持召开了三次金融委(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这三次“金稳会”,包括了两次全体会议,以及一次专题会议,三次会议主题都离不开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8月24日这场专题会,聚焦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15日,A股有3526家上市公司。而截至今年7月,有3338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质押,也就是仅100多家公司没有进行股权质押。
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率高达94.66%,近乎“无股不押”,更恐怖的是,据统计,截至7月质押股票的市值规模约5万亿元,约占A股总市值的10%,其中,触及平仓线市值据估超过8000亿元。
有财经人士示警,一旦内外部环境发生恶化,万亿股权质押恐掀爆仓潮。这才是A股看不见的风暴,也是8月24日金稳会专题聚焦原因。
最大的金融市场就是股市,A股“无股不押”的现象,反映出A股公司很大一部分都是体质不良。
时评人士陈思敏分析,上市公司高管或大股东将股票质押给银行,很多是将业绩亏损致股价下跌的风险变相转嫁给质权人,当股价跌至平仓线被银行抛售时,也就是再转嫁给广大的普通投资者。
尤其是乐视贾跃亭等案例显示,在东窗事发之前将股票全部质押给金融机构,实际是“提前套现”、“提前跑路”。
地方政府没钱;上半年仅二省二市微盈余
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共试图发债借钱刺激经济发展,对于已经入不敷出的地方政府再度举债,无异于饮鸩止渴。
中共财政部7月发布2018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称“全国财政收支运行情况良好”。但现实截然相反。
中共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并非秘密。2017年中国只有七个省(含直辖市,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天津、福建)和五个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大连、厦门)财政有盈余,合计2.59万亿元。
2018年上半年,中国只剩下二省(上海、福建)二市(宁波、厦门)财政有盈余(见下表),合计才924.7亿元。
与去年差距之大,凸显今年地方政府财政亏空有多严重。
5月拖欠公务员工资,9月初暴力镇压抗议有毒宿舍和教室的学生家长,湖南省耒阳市政府为中共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作出了生动,甚至是血淋淋的注解:
举债花钱的是政府,买单流血的是民众。
程晓农: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下行通道”
政治与经济学者程晓农在9月7日的美国之音政论节目中表示,中国经济已经有了寒意,即所谓的一叶知秋。几年前当局使用了一个新词,“经济新常态”,并未引起国人的注意,他们以为,过去的繁荣还会继续,而房地产泡沫则巩固了这种印象。现在经济中的寒意提醒人们,所谓的“经济新常态”,其实就是经济进入“下行通道”。
程晓农指出,中国近六成的外汇结余来自广东,现在广东的外企员工比去年同期减少近百分之十,说明外资已经开始收缩或外移,这个趋势今后可能加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目前国内城市里出现的消费降级,是工作年龄的中产阶层感受到经济寒意之后的自然反应,面对减奖金、降工资、裁员、理财产品泡汤、业务萎缩等,他们预感未来的生活状况可能不妙。退休养老的人只关心物价、养老金和医疗开支,但子女的经济压力也会转移到退休老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