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正面报道,几个小时之后又把它删掉了。这篇报道题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文中说“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世界首例”、“实现历史性突破”,足够振奋人心。不出所料,饱蘸激情的爱国评论蜂拥而至“这么帅气,为什么在我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甚至直接高呼“祖国万岁”。可惜了这些网民的激情,连同那篇文章一起,从人民网消失了。
原来,真正的科学不那么好糊弄。你可以用毛泽东思想治疗精神病,你可以用习近平思想指导包子加工,科学家不会理你;但你要改变人类基因,那就是严肃的大事了。对于中国的这项伟大科研成果,中国和国际学界的主要反应,是谴责其违背医学伦理。122位华人科学家联署发表谴责声明,涉事医院深圳和美妇幼儿科医院出面否认,南方科技大学发表紧急撇清声明,深圳市和广东省政府部门介入调查,实在不像一个“历史性突破”的样子。
人民网可以偷偷删掉文章,但是这些被点燃的爱国热情往何处去?本来这是不用操心的——毕竟,比这不堪的事情,爱国者们经历得多了。比如:五分钟前发毒誓跟日本人不共戴天,五分钟后就跟着党说让中日友谊千秋万代;头一天才跟着《环球时报》一起痛恨美国,后一天就要学习领袖“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搞好中美关系”。不过,这倒是一个观察“五毛话语”挣扎、强辩和转向的机会。
又是美国人的阴谋?
人民网这篇文章仍然遍布中国网络,可见宣传部门并没有真正要求删除。这些文章后面的评论,由正面讴歌变成了抵抗和辩解的模式。
有网民把贺建奎称为“疯狂天才”,意思是说他可能会犯错误,但是也有可能打破凡俗规则创造奇迹,就跟历史上或者传说中的那些伟大科学家一样。
“吓尿体”仍然必不可少,主要是警告美国:“黑科技露一小手,警告某些丧心病狂的邪恶势力,搞生化战中国不怕你们,最终能活下来的依然是中国人。”他们为这项研究而骄傲:“新人类迟早是要诞生的,与其诞生在美国,不如诞生在中国。”
被吓坏的美国人怎么办呢?这时候深得人心的阴谋论上场了:“这里面问题很大,我直说了吧,相当于美国人出钱找了一个疯狂的中国医生,在中国官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先斩后奏把生米煮成熟饭了,所有一切过程和实验所得的结果,美国人通过这位疯狂的医生得到了,而把所有的伦理风险和这个疯狂的医生像脱掉一只一次性手套一样全部留在了国内!”
阴谋论的缺点是,总是要承认自己也有弱点,或者说自己这边也有坏人。这个容易,坏人一定不是主流,也不在上面;一定不是制度出问题,而是个人品行问题;不是全中国都坏,而是几个小地方水土不行,专长坏人。“我希望大家看到,这就是莆田系的医生,当他们想赚钱时,拉国家整体医疗系统背锅,当他们想出名时,拉所有中国人背锅!”
莆田系替谁背黑锅?
来自中国的一条消息引起轩然大波。中国广州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试图改变引发一种血液病的基因。在进行实验的总共86个人类胚胎中,有71个存活。——这是2015年的新闻。
广州医科大学的一支科研团队日前发表了一项研究,尝试对人类胚胎的基因进行编辑,其目的是使胚胎具备先天的针对艾滋病的免疫能力。这项研究甫一公布,就在国内外引发了巨大的伦理争议。——这是2016年的新闻。
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年年都在发生,国际舆论年年震惊,但不妨碍越做越大。难道这些医院和医生都属于或者来自莆田系吗?
不。它们倒是有一个共同的所属,那就是医学伦理的政府监管部门。莆田系再坏,也背不起这样的黑锅。
法律和监管有空子可钻,国内专家勾结国外研究者利用资源。这也是“低人权优势”。它到底是“美国人的阴谋”,还是“中国人的阴谋”呢?其他领域也是这样。比如,李开复先生整天鼓吹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中国,不就是因为中国人多且“贱”——人权保障太差,隐私资料供您随便采用吗?
难怪,德国伦理理事会主席彼得·达布洛克(Peter Dabroc)呼吁,“鉴于中国所出现的发展势头,有必要考虑建立起类似于国际原子能机构那样的监管机构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