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准利率在2.25%至2.5%目标区不变,同时,美联储也表示,今年进一步加息时将保持耐心,因为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上升。另外美联储还表示,将继续按月削减资产负债规模,但准备根据未来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情况调整缩减步伐。再加上美联储的官员近日都一致表示对加息要保持耐性。所以,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将告一段落,美国的货币政策将由“鹰”转“鸽”。如果这样,这不仅会让资金重新流向新兴市场,也意味着持续一段时间美元多头将结束,美元也随之下跌。
但是,在中国过新年的这几天,国际金融市场最突出的表现是美元汇率指数出现大幅上升。美元汇率指数在四天的时间里,重回50天移动平均线之上,欧元、英镑、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加拿大元对美元汇率全部下跌,离岸人民币兑换美元也回落到了6.7832,而狗年收市时为6.7565,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幅度也不小。
美元的强势不仅在于上个星期五美国公布的1月份的数据表现强劲之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月6日就表示,当前美国经济现状良好,失业率处于低点,通货膨胀率也快达到2%的水平,只是未来十年的挑战在于生产力疲软和财富差距扩大,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它国家的经济可能比美国更不好,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开始纷纷转向。
比如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洛威(Philip Lowe)在2月6日发表演讲时表示,将澳大利亚的货币政策由以往的倾向收紧加息改为中性,即未来澳大利亚央行货币政策得看经济形势变化,利率可上可下。因为当前澳大利亚楼市的价格全面下跌。而楼市价格下跌,有可能影响当地居民的消费,也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增长。而澳大利亚楼市价格的调整,主要在于澳大利亚楼市价格过高,当地居民购买者负担不起。而以往推高澳大利亚楼市价格中国的资金,目前正在逐渐减少流出或不流入澳大利亚市场。所以,澳大利亚央行的货币政策就必须转向。市场也开始修正对澳大利亚的利率预测,预估2020年上半年之前利率水平可能从目前的1.5%降到1%。
还有,新西兰2月7日公布,2018年第4季失业率攀升到4.3%,从原本的10年低点弹升,反映就业市场低迷,而且可能不再造成通货膨胀上升压力,这使市场对新西兰央行降息的预期升高,从而使得新西兰元盘中贬值0.4%。新西兰利率自2016年11月来一直维持在1.75%历史低位。
而各国央行货币政策重大转向的信号是,印度央行打响了利率下调的第一枪。2月7日,印度央行决议调降基准的附卖回利率1码至6.25%。印度央行货币政策立场也从2018年10月起采行“校准型紧缩”转为中性。印度央行新任行长在上任首场会议后说,整体通货膨胀率会维持或低于4%目标水准,这为降息决策留下空间。市场认为,印度央行未来不再关注通货膨胀,将努力在经济成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取得平衡。印度2018年12月通货膨胀率降到18个月来最低的2.2%,而央行的中期目标为4%。也就是说,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之后,为了刺激本国的经济增长,亚洲各国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可能是一种趋势。
还有,英格兰银行在议息之后,虽然维持货币政策不变,但把2019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由1.7%大幅下调到1.2%,2019年亦下调到1.5%。英格兰银行议息文件指出,由于英国脱欧前景不明朗,最终会对消费开支及投资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英格兰银行预计未来3年只须加息1次,而在2018年预测要加息3次。英国央行议息之后,英镑的跌幅进一步加大。
加拿大央行行长朴洛兹上个月也表示,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从而导致加拿大经济出现暂时性的疲软,因此加拿大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在2月6日,加拿大央行副行长兰尼也在演讲中表示,由于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加拿大的商业投资低于正常水平。所以加元下跌有助于推动加拿大经济增长,克服暂时性疲软的。
也就是说,美联储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向,由鹰向鸽,并非是实体经济有多少问题,反之美国实体经济目前仍然处于强劲增长之中。美国货币政策如何,鲍威尔及整个美联储团队更注重的是经济数据。而其他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转向,或许是真的经济增长出现问题,所以其他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比美联储更鸽,目前整个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是群鸽乱舞,鸽声四起,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岂能不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