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特首林郑推出“送中法”,本栏早论定林郑月娥这个名字,将会带着一阵异味,融入香港历史。
在香港史上,开埠的港督砵甸乍在英国历史上并无名份,因为英国的殖民地太多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史上,林郑月娥肯定有一小席位。
香港要灭亡是一种共业。
因为世界上有许多事,中国人做得到,包括英国人在内的西方人做不到。譬如在一条头发丝上刻下一首唐诗;又如活吃猴脑,如何打开头盖骨,每人一匙,将鲜热的脑浆吃光而有办法令那只猴子仍在眨眼睛。这一切皆可视之为中华文化三千年之独特技艺,你叫欧洲人和非洲人再投胎十次,只要不是中国人,他永世做不出来。
但有另一些包括英国人在内的西方文明国家做得到的,同样,中国人再投胎一百次也做不到。譬如维持一座由英国人临走前将法治、自由、民主制度都建立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双手交给你,要你维持经营。
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中国人的大脑有许多灰色的盲点。
譬如大陆绝大部份中国人仍坚固地相信:中国可以将香港改造为一座“全无外国势力干涉”、全由中国命令、但西方资金又乖乖捧场的所谓“国际金融城市”。
此一迷信,就来自其大脑中的盲点。若你告诉这些人:不可以的。香港继续成为国际金融城市,与一九九七年之前一样,必须有美国之认可与加持。譬如港币与美元挂钩,美金让你抱大腿,乌龟背蝎子过河,有了美国加持,港币就有地位。港币有地位,大陆的人民币就可以通过港币变美金。
蝎子只需乖乖地让乌龟背着,忍手不要往乌龟脖子上刺一下子。美国当然想在香港赚钱,中国也想。既是这样,就要维持平衡。此一大局,美国是关键角色,不是中国。否则中国沿海的泉州和汕头,早也可以变成“国际贸易城市”。
此一共业就是“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民族基因决定了共业,而共业之闹剧可不断循环。若相信可以将香港变为一国一制,同时香港可以继续运作如常。那么这种观点就应该予以尊重,不必再争辩。
但另一方面,外国资金有留在香港或撤出的自由,除非各大银行由解放军驻守。美国也有八万五千公民,每人都自行决定是留在香港好,还是回到武肺横扫的纽约更安全。每一个外国人去留都有不同的利益安全计算。有的人会留下,觉得兰桂坊尚有可为,亚洲的女人魅力没法挡。有人会为了食物或伴侣留下,有的人会认为那样的香港比不上芭堤雅。
尚有两个月,有如一九五〇年上半年,边界暂或仍开放,人人可以自由决定。只须记住两个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