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共海关总署公布9月进出口数据,大陆全球出口2181亿美元,同比下降3.2%,降幅创近7个月来最大;进口1784亿美元,降幅扩大至8.5%,均不如预期。
数据分析,对美出口降幅扩大是拖累出口下滑的主因。路透社报导,9月大陆对美进出口贸易总值471亿美元,年减20.6%。今年前三季,中美贸易总值4027亿美元,年降14.8%;其中,对美出口下降10.7%,进口下降26.4%。
大陆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称,中美经贸摩擦对大陆外贸带来一定的压力,“未来大陆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面对经济下滑压力,李克强再次向地方政府喊话,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据第一财经报导,李克强13日在西安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示,地方政府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确保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要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就是要防止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
李克强还说,中国经济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境内经济多重挑战,实体经济困难突出。他强调,各地方政府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做好促就业、稳物价、保民生工作。
早前,李克强9月中旬接受俄媒采访时曾罕见透露,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经济增速保住6%“十分不容易”。他还强调,现在保就业是关键,只要就业比较充分,经济差一点都可以接受。
与此同时,中共国务院一连召开3次重磅会议,讨论如何“救经济”。当局表示将出手干预经济,以防止经济发生断崖式下跌,爆发金融危机。
9月5日,主管金融的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一次会议上更罕见强调,地方政府除了要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更要防止发生“民变”。
另外,分析师发现,在大陆外贸数据大幅下跌的同时,大陆内需消费依然疲软,“十一”消费统计再添中国经济放缓新数据。
“十一”长假一向被视为中国消费的风向标,而假期中的零售销售表现通常被视为国内消费者信心和购买力的重要指标。
据中共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10月1日至7日连假期间,零售餐饮业销售额1.52万亿元人民币年增8.5%,是2001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增速。
公开数据显示,从2009年以来,历年“十一”长假期间,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都维持在2位数增长,2010年甚至达到18.7%。
但自贸易战开打后,2018年的销售成长率首度跌破2位数仅9.5%。当时就有媒体报导指出,中共想要力拓内需以应对贸易战,看来这场仗不易打。如今形势愈发明显。
日前,美中双方历经1年多的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但外界对此并不看好。中央社评论称,即使第一阶段协议能顺利签署,第二阶段、甚至第三阶段将面对的技术转移、政府补贴等结构性改革才是真正棘手的议题,这些问题摆上谈判桌时,美中势必会有又一波贸易角力。
牛津经济研究所(Oxford Economics)的经济专家Tommy Wu说,现在的协议只是暂时的,美中贸易之间仍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瑞银集团纽交所交易大厅业务主管卡欣认为,美中这次暂时停火难以持久,甚至撑不到圣诞节。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日前对美国消费者与商业频道CNBC表示,如果后续谈判无法落实这个“初步原则性协议”,12月15日针对156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将如期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