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病毒官方名称为啥是2019-nCoV
2020年年初震惊全世界的武汉病毒疫情,有个鲜为人知的官方名称“2019-nCoV”。图为2020年1月26日,一名戴着防护口罩的男子行走在武汉某条街道上。(Photo by Hector RETAMAL / AFP)
【世界门2020年01月27日讯】源于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已蔓延到全球多个国家,占据各国新闻头条版面。然而,这个在2020年年初震惊全世界的疫情,却有个鲜为人知的官方名称。
媒体在报导这个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时,多数将之称为“武汉冠状病毒”,然而,该病毒的正式名称是“新型冠状病毒”或者是“2019-nCoV”。后者这个英文名称,对读者来说实在很难懂,恐怕连西方记者也是一头雾水。
“2019-nCoV”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给的名称,2019系指2019年,“n”是英文字母“novel”(新型的)的字首,而“CoV”则是“coronavirus”(冠状病毒)的简称。
过去对于病毒的命名,通常是以病毒的发源地或地区作为命名根据,例如2012年在中东地区爆发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MERS)、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则是以其发源地刚果的一条河流命名,莱姆病(Lyme disease)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城镇命名。
不过,WHO在2015年发布了新的命名指南,敦促科学家避免使用可能对各国、经济体及族群造成不必要负面影响的名称。WHO在指南中写道:
“对于疾病的命名,应避免使用包括地理位置,例如中东呼吸综合症、西班牙流感,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人名,例如变异型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查加斯病(Chagas disease);动物或食物的种类,例如猪流感(swine flu)、禽流感(bird flu)、猴痘(monkey pox);文化、人口、行业或职业等,以及可能引起过度恐慌的术语(例如,未知、致命、流行等)。”
世卫组织表示,命名疾病时应根据其症状、影响对象、严重程度或季节性等通用的描述性术语组成。
WHO避免采用针对特定人地事物的名称,立意虽佳,但媒体及全球各国人民还是喜欢采用2019-nCoV以外的通俗易懂的名词。
上周,WHO宣布武汉冠状病毒疫情仍不足以构成国际关注紧急公共卫生事件,不过,该组织紧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认为,北京提供的资料不足,无法做出判断。
周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特德罗斯·阿达诺姆·盖布里亚苏斯)在推特上说,他将前往北京与中方人士会面,以提供支持并更多地了解这次疫情。
|
|
|
|
|
|
|
|
|
|
|
Text-to-speech function is limited to 200 charac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