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万人6月9日走上街头(路透社)
周日由民间人权阵线发起的反对《逃犯条例》修订游行,大会宣布破纪录的103万人走上街头,然而特区政府坚持修例将如期于周三在立法会二读。民阵表示会进一步行动,并于12日立法会开始二读包围立法会。社会不少声音呼吁罢工罢市。
周日《反送中条例》游行于晚上十时结束,特区政府随即于一个小时后发表声明,宣布如常在星期三(12日)在立法会恢复二读,不少市民感到失望及愤怒。乐融会创办人王惠芬对德国之声表示,特首林郑月娥的声明,完全不回应百万港人的要求,批评她抱着一贯的精英主义心态,自己说的就是道理,非常傲慢及麻木不仁,教人愤怒及失望。因此,她支持要进一步把行动升级,主张以更激烈的罢工、罢市等沉重代价迫使政府注视民意。
周日游行大致有序将全面追究冲突示威者
特首林郑月娥周一(10日)早上召开记者会,表示周日游行大致有序,足以证明香港是一个享有集会权利及自由的地方,受到基本法保障。对于集会结束后发生的冲突表示强烈遗憾,有人袭击警方,与警方对峙,更有记者和市民受伤,强调将全面追究。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是自由开放多元,市民乐于发表意见,当涉及敏感事件时,社会常出现两极化分歧,政府尊重市民不同声音,任务是去收窄分歧,找到平衡和广泛共识。
林郑强调,政府过去数月就修例耐心聆听市民意见,其后已作了两次修订。从昨晚游行人数众多,看到市民仍有忧虑,因此会作出四方面工作,包括作密集式解说、强调人权约束有法律约束力、定期向立法会议员汇报移交情况,以及争取与其他司法管辖区域签定协议,以释除市民的忧虑。民阵及民主派议员随行亦举行记者会,谴责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漠视百万民意,宣布星期三(6月12日)修订《逃犯条例》恢复二读。
民间人权阵线(民阵)召集人岑子杰同一天宣布,将于12 日立法会开始二读包围立法会,并会于整段立法会讨论《逃犯条例》修订的会议都会举行集会,并会按照之前一日的参于人数,在跟随的日子逐渐提升集会的规模。
于此同时,社会上有不少声音,表示要把行动升级,有网民发起周三罢市及罢工等行动。另外,有不少人在网上制图,呼吁在6月12日发起罢工罢课,有网民指出,如果进行大规模罢工,能安全地瘫痪城市,逼使政府面对群众,再加入罢课、罢市,似乎是另一出路。
毛记电视、《100毛》创办人林日曦亦在Facebook宣布,6月12日公司停运一日,同事无需上班,并祝愿香港快点康复!
逾百家间中小企、商店食肆加入罢市
涵盖食店、书店、零售、工程及媒体公司等中小企、商户宣布响应周三休市一天,截止周一傍晚,已有逾百家间中小企、商户食肆等宣布加入罢市行列。
另一方面,职工盟亦在Facebook专页发表声明,呼吁“打工仔”响应民阵号召的“停工参加立法会行动”,不论是直接跟雇主说未能开工、请假或调动休息日,以自己方式停止工作一天。而工党立法会议员张超雄则表示,政府冥顽不宁,而社工的天职是追求社会公义,他会与社工界别商讨发动罢工,强调升级是无可奈何,是林郑月娥逼他们走到这一步。
“特区政府词穷理屈一个谎话盖另一个谎话”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成名接受德国之声访问,剖析百万人走上街头的社会因素。成名表示,周日103万人顶着酷热天气走上街头抗争,反对的声音是相常厉亮,游行人士不论贫富层,亦不论党派。在过去数月《逃犯条例》修订的争议及冲突中,特区政府词穷理屈,咨询期极短、才二十日,而且低调进行,然这条法例却影响深远;相反另一个动物权益的咨询却花了三个月,令许多市民开始争议修例的动机,成为上街游行的第一个原因。
成名指出,过去三四个月,政府一直重复强调,提出的修订的原因是要把香港杀人犯陈同佳移交至台湾,而且有一个限期的压力,进而提出要全面堵截法律漏洞;然而台湾当局起码三次,强调他们不会在特区政府之修订条例下接回疑犯,因为修订条例立法的大前提是要确立北京是唯一认可的主权,这一点台湾当然不能接受,于是许多市民便开始怀疑,特区政府的动机到底是甚么?
第三个原因,许多专业组织包括学者、大律师公会,商界或非商界都质疑北京的司法不公。成名认为,香港市民都明白,在国内是党大于法,习近平于去年八月亦强调,不接受司法独立,更不接受三权分立这个西方模式。过去数年,维权律师被打压,包括王全璋被扣押三年,期间家人不能见,没有律师代表;当法律专家、学者不断提出质疑政府,而政府响应理据却漏洞百出,而且给人一种感觉是在误导公众,图以尽快通过,如保安局局长李家超表示,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内地的法治排列全球前三分一,但是这个数字是误导,中国人权实是倒数第五。成名形容,这个阶段政府用一个谎话去盖过另一个谎话,市民开始担忧,北京施以特区政府一个极大的压力,透过法律修订,可松可紧的全面箝制及控制香港,“一国两制”将会变成“一国一制”。
成名认为,基于这股巨大的恐慌,而这股恐慌比2003年推行23条还要大,因为23 条不用引渡往内地审讯。而根据上星期港大民调,差不多是六成多市民认为国内没有公平审讯,因此激发百多万人走上街头。
对于晚上留守在金钟及立法会大楼外的示威者,最后与警方发生冲突。成名认为这批示威者大部份很年轻,看他们的装备及行动、战术等,可说比不上2014年的“雨伞运动”以及后来2016年的旺角行动,反映出他们很多只是出于情绪性的反应。情绪背后反映整个香港政体由半民主走向越来越独裁的畸形发展,官商勾结、社会服务的倒退,年青人看不到有机会上流,可以享受较优渥的生活及房屋环境,是基于一系列的失望、甚至绝望所做出的反抗。
另一方面,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高级讲师吕秉权对德国之声表示,修例事件的不合理以及大陆司法制度的不可信,是促使这么多市民走上街头的原因,游行人士当中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游行。
视民望为无物
吕认为,看林郑月娥的回应,简单来说,就是你有“你(游)行,我有我做”,数字不是一个问题,也说出背后一个真相,谁是她真正的老板,是中央而不是香港人,对林郑月娥这样响应,吕认为香港人并不能接受。然而,由于这件事北京背后有重大角色,根本上是北京的旨意,修订关乎北京管治的权威、特区的管治、以及国家安全,按照习近平及林郑月娥的作风,相信一定会通过。吕认为,北京已吸取当年23条的敎训,只要在立法会有足够的建制派票数便可确保通过,而整个建制派也全部归队,可谓视民望为无物。
至于未来的民情走向,吕相信香港人仍然会尽力争取,然而,当运动发展到另一个局面时,香港人未必可以持续地不断升级,如包围立法会,相信有一定人数,然而说百多万人再上街头,还要持续到七一游行,吕认为不太可能,因为香港人仍然一种抗争疲劳。吕认为,相信很多迌民未必走在最前,却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悍卫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