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出现三年多来最大降幅,显示在美中贸易战背景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承受进一步放缓的压力。分析人士认为,经济改革停滞是中国经济长期放缓的主因。
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515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是该项指标3月份恢复增长后再度下降。去年11月,该指标为同比下降1.8%,是三年来首次下降。
知名中国经济学者、华盛顿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研究员史剑道(Derek Scissors)认为,中国经济放缓与美中贸易战关系不大,其主要原因是人口的老龄化和市场化改革停滞甚至倒退。
他说:“当人们谈论贸易战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时候,其实人口的老化对中国经济的伤害要远远超过贸易战。”
史剑道说,过去中国制定经济增长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给新增就业人口创造工作机会。但现在的情况已不再如此。
他说:“15年前,中国的劳动力还在增加,中国需要依赖出口解决就业问题,但现在情况不再如此。中国的劳动力现在在萎缩,创造工作岗位已经不是主要挑战。”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资深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认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台以来强化了国有企业的关键地位,虽然也强调市场的决定性地位,但掀起了一股国进民退的潮流。拉迪2019年年初出版了新书《国家的反击:中国经济改革是否终了?》(The State Strikes Back:The End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他近期前往中国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国进民退的情况比之前预想的还要严重。他说:“我认为,我低估了近年来一些政策对私营部门的不利影响。很多私营企业不复存在,它们有的是被国有企业兼并,因为国企有更多获得信贷的途径。”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史剑道也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停滞限制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因为国企垄断阻碍创新和公平竞争。他表示,国有企业垄断了中国20-25个行业,包括银行、金融、石油、电信和钢铁等。
尽管如此,统计显示,中国1-4月国企利润总额增速再度放缓。中国财政部5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4月,中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1124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
史剑道认为,美中之间的贸易战虽然在短期内并没有对中国经济构成冲击,但却加剧了中国经济负债问题。他说:“我认为,贸易冲突会让中国加速举债,而这正是今年以来所发生的。”
债务问题正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隐忧。在美中贸易战爆发前,中国政府曾采取措施着手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中国政府一度容忍了经济增长不断放缓,抑制了大规模放贷和上马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刺激措施。去年美中贸易冲突升级后,政府为确保经济增长,一些曾被叫停的基础设施项目又悄悄上马了。
史剑道说,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增长就放缓到如此地步,而债务水平又是如此之高,这是很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