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提起“刑法”,恐怕马上就会联想起皮鞭、棍棒、吊绳、铁索等刑具,马上就会联想起杀气腾腾、五大三粗的打手。而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全民皆动员的劫难之中,在一片“红海洋”的浸泡下,人们的想象力异常地丰富,给那些罪该万死的“坏人”施刑,已不完全局限传统的那儿样物什,打手也并非全是五大三粗,可能还以戴着近视眼镜的白面书生为多……
让受害人的身体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姿式,就是“文革”期间,那些“白面书生”的打手们,独出心裁地设计的许多刑法之一。
笔者曾采访了许多“文革”受害者,这些受害者们,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站刑”、“坐刑”等刑法的处罚。
在旧小说中常能读到主子令奴才“罚站”的故事。而在“文化大革命”中,“罚站”已经演变成“划地为牢”了。
在Q县有一个被打成“国民党”的老干部。专政队没有动他一指头,却令他站在一个墙角处,一动也不许动,就连“吃喝拉撒”也必须在原地进行,老干部足足地站立了七、八天,两条腿都站得发肿起来,用手指一按一个坑。最后,这位老干部就地累昏过去,直挺挺地栽倒在地上……
这种“划地为牢”就已经令人受不了。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专政队员们,还发明了许多杂技团演员遇上了也会汗颜的刑法。
“站滑轮”是将两轮排子车倒翻过来,让受害人的两脚分别站立在那两个滑动乱转的车轱辘上。受害人不小心摔不来,就会饱尝一顿“老拳”,然后,还得接着爬上去,接着“站滑轮”。
“站板凳腿”:把板凳翻倒在地,让受害人站立在两根细细的板凳腿上,而且,还得在头顶上顶砖。Q县的一位体育老师曾创了最高纪录,专政队逼着他站在板凳脚上,头顶十块砖头,足足“罚站”了一上午。
还有的专政队在逼着受害人“划地为牢”时,也不轻易让受害人手脚闲着,不是让受害人手里抬着一个重物(如,几块砖头、大铁锅、铁椅子等),就是让受害人蹶着屁股、两手摸着脚尖,两腿的膝关节不许打弯。
以上这几种“站刑”固然非常难受,那些“白面书生”的打手们所设立的各种名目的“坐刑”,更是让人想活活不成,想死死不得。
Q县的银行干部李志光自从从“牛棚”中解放之后,就害怕坐在椅子上,上班办公也宁可站着,或是来回走动着,除非是单位开大会,他才万不得已在椅子上坐一会儿,就是那么一会儿,他那种如坐针毡的难受劲,委实让人看了可怜。这都因为他在“牛棚”中“坐”怕了。
李志光在刚被抓进“牛棚”时就被迫领教了“猴坐橛”的滋味。“猴坐橛”就是在地上钉一根胳膊粗细的木橛子,令被害人坐在上面,而且双脚必须盘在木橛子上,不许着地。只要脚尖挨上一点地面,就马上得付出几个耳光子的代价。
李志光因为身材很瘦小,尖尖的屁股虽然坐在细木橛子上,尚能忍耐着坚持一、二个小时。一般身体高大胖粗的受害人都在木撅子上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专政队的打手们见李志光的身材沾了“猴坐橛”的便宜,这岂不是让“革命”吃了亏。马上就有人又为他设计了一个名叫“坐洋椅子”的刑法。
有一个从小可能学过用藤条编筐的专政队员,从外面找了几根藤条和高梁杆,三下五除二就扎成了一个尤如椅子一样的东西,说是“洋椅子”,逼着李志光坐在上面,而且厉声地告诫他,绝不许坐坏,坐坏就是对抗“改造”,就会用更严厉的刑法“伺候”他。
李志光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好小心翼翼地在那个“洋椅子”上,蹶着屁股,屈着腿,摆上一付坐在椅子上的样子,实际上他的屁股连挨一下“洋椅子”都不敢。完全是一付标准的“骑马蹲裆”式。
李志光没有练过武把式,却在这把“洋椅子”上“坐了”十多个小时。
专政队没有想到李志光的“骑马蹲裆”功夫如此高强,为了拿他开心逗乐子,从此,每天逼他“坐洋子”十个小时……
凡是知道李志光这段经历的人,都会理解李志光为什么从“牛棚”解放后,在办公室里办公也不愿意坐在椅子上。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李志光的心理恐怕也是如此,见到椅子,就会联想起“牛棚”中的“洋椅子”。
真不知李志光对椅子的恐惧何年何月才能消失。一个人如果在后半辈子里只想站着,而不敢“坐”下,这种惩罚所延续的痛苦委实让人不寒而栗,不敢想象。
“猴坐撅”和“坐洋椅子”就已经让人“难以忘怀”了。而“坐冷宫”和“坐地老虎凳”就更令人“刻骨铭心”!
地处北国的H县,在隆冬时节,半夜去室外撤泡热尿都能马上结冰,如果屋中不生火,室内温度也会在摄氏零度之下。
H县的造反组织依照“天时”、“地利”,专门设制了一种名为“坐冷宫”的刑法,在三九天,他们在不生火的房中地上,泼水结冰,令受害人解开裤子,露出光光的屁股坐在冻着水晶一般薄冰的地下,而且,还令男女受害人混杂,一坐一大圈,整夜整夜地不许动。量后,受害人臀部的皮肉都与冰凉的地板冻结在了一起,想站都站不起来。
“坐地老虎凳”就是逼着受害人坐在地上,把胳膊和上身全都捆绑在椅子上。或者是让两个受害人背靠着背绑在一起,一绑就是十几天,在Q县曾有一男一女背靠着背,一次连续捆绑了数十天,就连吃喝拉撒都不松绑,只是让两位受害者就地“解决”……
(选自刘兴华著《疯狂的岁月——文革酷刑实录》,朝华出版社,199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