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日前培育出11只携带有人类基因的恒河猴,并表示这些猴子的大脑发育表现出接近人类大脑发育的特征,再次在国际间引发伦理争议。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最近宣布,该所与多个研究团队合作,首次建构了携带人类MCPH1基因拷贝的转基因恒河猴模型,获得11只转基因猴。中国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基因可能塑造了人类大脑发育的某些特性,例如人脑发育时间比非人灵长类动物更长这一“幼态持续”现象,从而形成了更高级的人类智力。
研究人员说,核磁共振脑影像分析显示,这些携带了人类MCPH1基因的转基因猴存在类似人类的神经细胞与神经网络成熟延迟的现象。他们还发现,转基因猴对比野生猴的工作记忆能力“明显提高”,说明大脑发育延缓可能提升了转基因猴的智力。
中科院的一份声明说,这一研究成果“显示了转基因猴模型对研究人类起源以及人类特有脑疾病(如老年痴呆等)的重要价值”。
这一研究今年三月在中国的英文综述性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上发表。
不过,包括研究共同作者在内的科学家对这一研究的结果可信性和伦理提出了怀疑和批评。
美国科技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说,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猴子只有5只存活,很难在它们大脑大小和记忆力是否与一般猴子不同的问题上得出确切结论。
该杂志援引这一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计算机科学和磁共振成像专家马丁·斯泰纳(Martin Styner)的话说,研究者没能找到愿意发表这一报告的西方科学期刊。
斯泰纳说:“这一研究的很多方面在美国是做不到的……它引发了研究类型的问题和这些动物是否被合理对待的问题。”
他还表示,这一研究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向”。他说。“我们创造了一种和它本来样子不同的动物。当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我们必须很好地理解我们希望学到什么、去帮助社会,但这里的情况并非如此。”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基因永远都不应该被移植到猿类身上,因为它们与人类太过相像。
科罗拉多大学灵长类比较研究领域的遗传学家詹姆斯·西卡拉(James Sikela)说:“利用转基因猴研究与大脑进化相关的人类基因是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他担心,这类实验表示出一种对动物的漠视,并可能导致更极端的改变。他说,这类研究最后可能会无法收场:“随着这类研究的开展,我们可以预计类似问题会再次出现。”
中科院这一试验的主要发起人宿兵对《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说,他将创造出更多这样的转基因猴,并已经开始进行培育携带另一种人类特有基因“SRGAP2C”的转基因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