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高院有贼”牵出中共法治黑幕
“陕北千亿矿权案”案卷被盗,被指是“最高院有贼”,一举掀开中共司法审判领域的枉法黑幕。(新唐人合成)
近日,从中共最高法院法官因档案被盗要拍短片以求自保引发海啸,到中共拘捕13名加拿大公民报复华为太子女孟晚舟在加被捕,而中共司法部4日称,“中国是法治国家,问题的处理都是依法进行的。”再次引舆论大哗。
《苹果日报》评论说:“官员们念叨惯了中国是法治国家,就把这一幻觉当真相。但鸦片吸多了、上瘾了,不只有幻觉,更可能致命。”
该评论说:“中共一边高叫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另一边又反对宪政,谓之为歪路、邪路;一边高叫中共要依法执政,另一边又加快把党的领导制度化、法律化,甚至修订《宪法》时恢复文革做法,把中共的领导地位写入《宪法》条文……”
最高院有贼?一串问号无解
而此前,中共最高法院的法官因档案被盗为求自保,拍短片在网络疯传。《金融时报》评论文章说:“当看到一名中国最高院的法官王林清通过网上流传的视频,描述一起法院内离奇的‘千亿矿权案’卷宗失踪事件,并为了保命而留下证据时,除了感到不寒而栗,难道不在心里打了几个大问号?”
2018年12月26日,媒体人崔永元发微博称:“最高院有贼?!陕北千亿矿权案卷宗被盗两年至今无下落!!!”接下来,通过微博,他公开向最高法院最高领导挑战。
《法制日报》随后报导,纵观此案的审判脉络,其背后博弈之残酷可见一斑。而这句貌似轻飘飘的“最高院有贼”,竟以四两之力引发中国司法审判领域史无前例的巨大“海啸”。
报导认为:“引发‘海啸’的真正原因或是最高院的判决执行受阻,有成为‘司法白条’的可能。然而,到底谁有如此能耐可令最高院的判决成为‘白条’?”
“陕西千亿矿权案”历经2006年陕西省高院一审、最高法院2009年发回重审,陕西省高院2011年再次一审推翻原判决及2017年最高法院二审改判。
12月30日凌晨,向外界披露此事的最高法院法官王林清又在一段自述视频中露面,他指称核心问题不只是“丢卷”(二审的一本正卷和一本副卷却不翼而飞),而是卷宗被人拿走后“换卷”(部分卷宗回来了,但关键纪要没了)。然后,监控坏了。
如果最高法院有内贼,而且可能涉及高层领导,那么应该由谁来调查?而美国司法独立的精神就是为了防范“监守自盗”。
法院像“黑社会”法官怕丢命?
《金融时报》文章说,王林清的视频可以说是目前把卷宗离奇消失案带到新高度的关键。他的陈述具有“证词”的力度。
当一名最高司法机构的成员,竟然不相信机构程序的公正,要选择自我暴露来伸张正义,文章说,这显示他不但是怕“丢官”,更怕“丢命”。
更可见(指使)拿走卷宗的人后台不但很硬,也很嚣张。王林清已经用他的行动投出了他对于司法制度的不信任票。文章说,最高法院的法官竟然会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这给人的印象是法院运行的逻辑像“黑社会”。
这是最高法院还是“黑社会”?
先批、先判、后审 法院成摆设
对于为什么要偷卷宗?崔永元说,卷宗失窃风波的关键是“先判后审”。其实,文章说,更确切地是,在“先判后审”之前还有“先批”!
《民主与法治周刊》署名文章揭开副卷的神秘面纱。文中指出,“由法院副卷制度的规范史观之,副卷制度原先只是出于便利审判的考虑,后逐渐演化为各种权力干预的‘遮羞布’,并进一步被神秘化处理。”
根据法院系统的潜规则,副卷包含了大量的“领导说了算”,将来有人查的时候就可以作为保护自己的掩护。《金融时报》说,背后的思维仍然是“人治”的社会,与专业、公开、透明的法治社会理想背离。
党大于法 法治是自欺欺人
实际上,中国《宪法》已经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即政权和制度,是不可动摇的《宪法》根本。
可是,中共官方或官媒喋喋不休地谈到法治或存在的问题时,似乎中国还有独立于政府的“法治”。
人民网在2017年1月18日发文表示“司法判决不能成‘白条’(论政)”,认为“政府成‘老赖’,裁判变‘白条’。但是近年来类似的问题并非孤例,无论是2010年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以内部会议的方式否定生效的司法判决,还是去年陕西华阴市政府始终对送达的败诉判决置之不理”。
《金融时报》说,“这些都暴露出某些行政机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恶习,直指行政诉讼‘执行难’这一沉疴痼疾。”
因为,中国强调的法院独立审判并非真正的司法独立,法院的审判仍会受到外部和内部权力的左右。当审判机制不改变,以“法治”之名行“人治”之实,副卷便成为权力的载体。
文章最后说,不让黄鼠狼去看管鸡圈,这是洪荒以来所有文明的常识,大可不必假“国情”之名而反之。
《苹果日报》更是说,谎言夺权、谎言建政、谎言治国是中共的特色,只不过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口号、不同的鸦片,“法治”就是新时代的新鸦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