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两会上,备受瞩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3月8日提交中国人大会议审议,人大副委员长王晨就该法草案向大会作了说明,中国官媒对此作了不少报道。这项法律草案去年12月第一次经过人大常委会审议,至今不到三个月,速度之快,史上罕见。为期两周的大会被认为向习近平政府提供一个平台,宣传旨在结束与美国的贸易战而做出的改变。
该项立法议程与美中经贸谈判时间重合,中外企业界高度关注。中国改开40年首次启动外商投资法的立法程序,是中方为保护外商外资采取的主动行动?还是在美中贸易摩擦压力下作出的让步?是否可以视为一项应美方要求所作的结构性改变?
美国之音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受访的代表委员对推出此法的举措多给予积极评价,但有些受访者则对结构性改革问题闪烁其辞,回避推托。
姜希猛(人大代表):《外商投资法》呢,我觉得这个法律应该更早的出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以来,我觉得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在发展过程中,作用更加明显。我们应该重视外资,这个外资在我理解看来不光是包括资金,也包括技术。
记者:保护知识产权,禁止强迫性技术转让您觉得能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胡为义(人大代表):完全可以,我们前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草案,这一块条款全部都引进去了,对将来以后法律的规范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记者:您觉得这个法的推出是不是跟美中贸易战有关?
蔡卫平(人大代表):应该没有直接关系,因为之前也有相关的法律,这次实际上是对三法(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的一个补充。
记者:能不能看作是中方对美方的一个让步?
蔡卫平(人大代表):我不认为是这样,其实是我们整个法律体系的一个完善而已。
记者:是不是涉及到结构性的变革?
蔡卫平(人大代表):我讲完了。
方剑乔(人大代表):除了负面清单之外的项目,经过投资前的审核,进来以后可以享受国内待遇。这是相当好的条款,跟原来不一样的。
记者:您觉得《外商投资法》关于建立负面清单这一项,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清单?
政协委员:这个……还没有。
记者:对于《外商投资法》算不算是一个结构性的改变呢?
政协委员:这个……
记者:算不算一个结构性的改变呢?
政协委员:谢谢,说不上这个。
鲍守坤(人大代表):《外商投资法》肯定投赞成票。对中国改革开放有利,对外商来中国投资更有利。
记者:您觉得这是不是一项结构性的变革呢?
鲍守坤(人大代表):我感觉是加快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记者:在美中贸易磋商中算不算中方的让步呢?
鲍守坤(人大代表):你不能这么理解。
记者:中国在结构性改革方面不做重大让步,你觉得协议能谈得成吗?
晨晓(政协委员):这个有的时候是大势所趋,特朗普有时候也是吓吓人,这个方面最好不要问我,我是做文化的。
记者:这个协议如果谈成了,是不是对中国消费者是有好处呢?
晨晓(政协委员):那当然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天天关注这个问题。
唐农(人大代表):应该通过两国的开诚布公的谈判,任何领域都可能取得双赢的局面。在医药领域,因为这是救人的东西,双方可能会更加坦诚,因为人性应该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