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和伊隆·马斯克对民主党人抱怨 DOGE 试图缩小联邦政府规模的行为发出了严厉的提醒

发表: 2025-02-18 01:09:12 | 更新: 2025-02-18 01:09:12

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和伊隆·马斯克对民主党人抱怨 DOGE 试图缩小联邦政府规模的行为发出了严厉的提醒

【中国观察2025年2月17讯】在当下美国政坛,关于政府削减开支和机构改革的争论已然成为焦点。近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利维特(Karoline Leavitt)与科技大亨埃隆•马斯克联合发声,向那些因川普政府推动政府精简而愤怒不已的民主党人发出了一记重磅回击。

历史往往具有讽刺意味。当民主党人指责马斯克和川普政府推进“排干沼泽”政策时,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政党过去曾高调宣扬类似主张。卡罗琳•利维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视频,其中包括比尔•克林顿、巴拉克•奥巴马和乔•拜登等民主党领袖在不同时期呼吁削减政府浪费、改革预算体制的片段。视频中,奥巴马明确表示,“我们无法维持一个让纳税人损失数十亿美元,却毫无实质用途的系统。”拜登更是强调,美国人民“有权利要求政府问责,确保纳税人的钱用在承诺的地方。”然而,当川普政府真正推进这一政策时,民主党人却群起而攻之,甚至有左派人士公然鼓吹针对川普与马斯克的暴力行动。

马斯克也分享了一段克林顿与时任副总统戈尔的视频,展示了他们不仅呼吁削减政府规模,还曾采取实际行动推行改革。马斯克对此评论道:“DOGE(指代川普政府精简政府的计划)与90年代克林顿/戈尔的政策如出一辙。如今的民主党已经疯狂左倾,几乎让人无法辨认!”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讨论。网友们纷纷留言,有人尖锐指出:“他们(民主党人)可以谈论改革,但从未真正采取行动。川普一旦动真格,他们就疯了。”另一位网友嘲讽道:“当民主党削减政府时,直接影响的是帮助美国人的项目;当川普削减政府时,影响的则是全球主义者的利益。”

不少评论表达了对民主党“双重标准”的不满。有人写道:“奥巴马当年的讲话,如今成了对民主党自己的控诉。”更有网友感叹:“在今天的荒谬世界里,肯尼迪恐怕都会被视为保守派,甚至难以当选。”

当然,也有观点指出,美国政府无论由哪一党执政,预算削减都不应影响真正有利于人民的项目,而应着眼于减少浪费和官僚主义。部分网友认为,政府改革应交由各州自行决定,除非涉及国家安全或跨州事务,否则联邦政府不应过度干预。

然而,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是,民主党人过去的言论如今为何被遗忘?有网友深刻剖析:“奥巴马的政策理念来源于萨乌尔•阿林斯基(Saul Alinsky)的《激进分子的规则》(Rules for Radicals)。他鼓励自由派领袖利用保守派的语言作为掩护,隐藏真正意图。如今,奥巴马的言论反而成为揭露他政治伎俩的有力证据。”

事实上,历史确实“不会遗忘”,但某些人选择性遗忘。网友们不禁讽刺:“当克林顿和奥巴马削减开支,他们就是英雄;当川普这样做,他们就成了‘独裁者’。”

川普政府此次大刀阔斧改革,确实挑战了长期以来盘根错节的官僚体系,也直接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正如一位网友总结:“民主党人从来不是真的想削减政府规模,他们只是做做样子。川普则是动真格的。”
一些网友的评论反映了美国政治光谱两极化的加剧,同时揭示了主流保守派选民对川普的支持,以及他们对民主党精英、建制派共和党人和深层政府的不满。

“川普是唯一一个真正信守承诺的总统” 这一观点揭示了保守派选民对华盛顿政治的长期不信任。无论是奥巴马、克林顿还是拜登,他们的竞选承诺往往被认为是“口头承诺”,而川普的支持者相信他是唯一一个真正落实竞选承诺的人。例如,川普兑现了削减政府预算、退出全球主义组织、对华贸易战等政策,而民主党和建制派共和党人的政策更多被认为是“花言巧语”,却没有实际行动。

关于“沼泽正在被曝光”,网友们指出了林赛·格雷厄姆等建制派共和党人如何利用自己的职权在国际共和研究所(IRI)谋利,并接受了来自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巨额资金。类似的利益冲突在华盛顿比比皆是,这种“沼泽”并非仅限于民主党,而是整个建制派的通病。川普的支持者将他的回归视为“清理沼泽”的机会,并希望看到更多“黑幕”被曝光。

民主党与建制派的双重标准 也是网友关注的焦点。例如,评论区中有人指出“民主党只是呼吁改革,但什么都没做,共和党则是实际执行的那一方。”这反映了对民主党承诺改革却无所作为的不满。例如,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时承诺解决医疗体系问题,但最终的奥巴马医保计划却引发了巨大争议,成本高昂且覆盖面有限;拜登政府承诺解决学生债务问题,但至今仍未兑现。这种“只说不做”的形象与川普“说到做到”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部分网友认为民主党不只是“无能”,而是“刻意掩盖”政府内部的腐败问题。例如,有人提到民主党“在背后操控一切,并将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还有人提到政府“掩盖选举操控、压制言论自由,并用纳税人的钱资助自己的利益集团”。这与川普及其支持者的核心论述高度一致:政府不仅效率低下,更是处心积虑地反对人民利益,以维持全球主义和精英集团的统治。

而在经济方面,有人提到华盛顿周边的富裕县城(如弗吉尼亚州劳登县)即将“房价暴跌”,隐含的观点是:“随着川普揭露政府腐败,这些官僚和说客阶层的财富来源将被切断。”同时,网友们认为民主党政府的经济政策正在损害普通劳动者,例如关闭基石输油管道(Keystone Pipeline)导致焊工、管道工等蓝领工人失业。这一观点与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相契合,强调制造业和能源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最后,关于民主党的意识形态转变,一些网友认为“民主党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共产党”。这一观点虽然极端,但反映了一部分保守派选民对民主党左翼政策的不满。他们认为,从LGBTQ+政策、言论审查到政府扩张,民主党正在向极端左翼倾斜,甚至有人提到“民主党的英雄是马克思”,表明他们认为当前的民主党已成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势力的代言人。

在这场关于政府规模和财政责任的角力中,民主党人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川普政府的改革,又是否能如其承诺那般真正改变华盛顿的政治生态?这一切,仍待时间给出答案。

美国政治的撕裂已到达一个无法掩盖的地步。保守派与民主党左派之间的角力,不仅仅是政策方向的分歧,更是权力与利益集团的博弈。深层政府、全球主义势力,以及共产主义思潮的渗透,使这一斗争更为复杂。

川普的当选象征着保守派对建制派的反抗。他的政治理念基于国家主权、经济民族主义和传统价值观,而这些正是全球主义者试图瓦解的目标。川普阵营试图打破旧有政治结构,以直言不讳的方式揭露腐败,挑战精英阶层。然而,他面临的阻力异常强大,民主党、情报机构、大型科技公司、主流媒体,甚至共和党内部的建制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其施加限制。

奥巴马、拜登、克林顿等民主党领袖多年来展现出的双重标准,引发了无数网友的愤怒。例如,奥巴马执政期间情报部门对反对者进行监控,但左派媒体却将其粉饰为“国家安全需要”。拜登家族涉及的乌克兰、华尔街利益纠葛被主流媒体刻意淡化,而川普的每一个举动都被放大、审查、甚至捏造指控。克林顿基金会涉及的国际交易,早已被外界质疑为利益输送,但司法系统对此却始终没有深入调查。网友讽刺道:“在美国,违法的前提是你是否反对建制派。”

深层政府的存在,使得民选总统难以真正掌控权力。情报机构、军工复合体、跨国金融财团,早已构建起庞大的政治生态系统,无论谁执政,都难以撼动这一利益格局。川普的目标不仅是连任,更是削弱这些势力,恢复真正的民主机制。

然而,突破的难度极大。科技寡头掌控信息流通,社交媒体的审查制度使得保守派声音被边缘化。金融资本在操控经济走势,以市场动荡威胁不服从的政客。国际机构也在施压,例如联合国、世界经济论坛等组织,通过气候议题、公共卫生政策等方式影响各国政策,推动全球化议程。

川普阵营的胜利,意味着全球主义计划的受挫,也意味着传统美国价值观的回归。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他们需要解决深层政府的阻挠,打破媒体与科技界的封锁,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这不仅是一场政治斗争,更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生死较量。

分享 Facebook | Twitter | Whatsapp | Linkedin 人气: 101


订阅中国观察电报 Telegram : https://t.me/s/ObserveCCP
捐助(Paypal): https://www.paypal.me/observeccp
搜索
推荐
2017 - 2020 内容索引
内幕 | 白宫 | 北京 | 禁闻 | 透视 | 焦点 | 贸战 | 高层 | 要闻 | 动向 | 秘闻 | 社会 | 国际 | 华为 | 朝核 | 奇闻 | 观察 | 时事 | 政局 | 经济 | 官场 | 视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