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 沉没百年后被发现
清朝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号”。(维基百科)
【世界门新闻网 2019-09-03讯】“定远号”在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不敌日军,被迫自沉。9月2日,大陆专家在刘公岛举行会议称,经过2个月水下考古调查,已基本确认“定远号”的沉没位置,并从水中捞出约150余件舰上遗物。
专家表示,依据文献纪载以及仪器探测,锁定“定远号”沉没区域,“定远号”被厚达3公尺的泥砂掩埋,在进行抽沙作业后,逐步发现包含炮台与弹药舱等舰体残骸。
“定远舰”是清朝委托德国坦特伯雷度(该地二战后划归波兰,现名什切青)的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一等铁甲舰,与姊妹舰“镇远号”于1885年10月服役,“定远号”也是北洋水师的旗舰,曾多次出访。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交战,“定远号”主动开炮迎敌,其主炮威力与超强的铁甲防护能力在海战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定远号”虽中弹达159发,但仍可航行作战,一度被誉为“永不沉灭的定远舰”。
不过,此役北洋水师不敌日本舰队,5艘军舰被击沉,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定远舰”随后在威海卫保卫战中,不幸被日军鱼雷艇偷袭击中左舷,被迫在刘公岛东村外搁浅,充当炮台使用。
为避免被日军俘虏,“定远号”管带(舰长)刘步蟾下令炸舰自沉,并随后自尽。日本人小野龙介曾打捞出“定远号”的部分残骸,在福冈太宰府建造了一座名为“定远馆”的别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