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闻:川普总统正式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征收关税

发表: 2025-02-01 20:46:02 | 更新: 2025-02-01 20:46:02

突发新闻:川普总统正式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征收关税

【中国观察2025年2月1日讯】  华盛顿——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周六正式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实施新的进口关税,以保护美国经济、遏制非法移民和打击芬太尼等毒品流入美国。此次关税措施是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实施的,标志着川普政府在贸易和国家安全领域采取的最新重大举措。


根据新政策,关税细则如下:

对所有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 25% 关税

对几乎所有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 25% 关税,对加拿大能源资源征收 10% 关税

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10% 关税


川普在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表示:“今天,我正式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产品征收 25% 的关税(对加拿大能源征收 10%),并对中国征收 10% 的额外关税。这一决定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作出,因为非法移民和致命毒品(包括芬太尼)正在严重威胁我们的公民安全。作为总统,我有责任确保美国人的安全。我在竞选期间承诺要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大规模进入我们的边境,美国人民也以压倒性的支持投票赞成这一承诺。”




川普政府长期以来威胁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商品征收更高的进口关税,而此次行动标志着其正式迈出关键一步。美国高级贸易和制造业顾问彼得·纳瓦罗周六证实,总统将立即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进口商品实施新的关税,具体生效日期预计为周二。


关税是对外国商品征收的税款,由美国进口商支付。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关税可能导致国内消费者价格上涨,但川普政府强调,新关税将促使更多制造业回流美国,并减少对外国商品的依赖。




加拿大政府对此决定强烈不满,并表示将采取“升级报复”措施。彭博社报道称,加拿大计划针对在加拿大市场上广泛销售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尤其是那些加拿大市场有替代品的产品。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乔纳森·威尔金森(Jonathan Wilkinson)周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至少在最初阶段,我们将重点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特别是那些加拿大消费者可以轻松找到替代品的产品。”


目前尚不清楚加拿大的报复性关税细节和具体实施时间,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北美贸易紧张局势。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表明,美国正在加快实施“经济民族主义”战略,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并在贸易和国家安全问题上采取更具对抗性的态度。


在与墨西哥的贸易政策上,川普政府将打击非法移民与关税政策挂钩,意在迫使墨西哥政府采取更严厉的边境管控措施。而对中国的关税举措则被视为进一步施压北京,以重新调整美中贸易关系,并遏制中国经济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新关税政策的实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不确定阶段,各国如何应对这一变局,仍需密切观察。


川普对加拿大征收25%关税(能源产品10%),表面上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减少贸易逆差,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远比预期复杂。首先,美加贸易关系极为紧密,加拿大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8000亿美元。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原材料、能源、汽车零部件、铝、钢铁和木材等,这些产品与美国制造业息息相关。对这些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短期内可能促使部分进口减少,使美国的贸易账面数字有所改善,但长期来看,生产成本上升会削弱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美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高度依赖加拿大,特别是在汽车和能源行业。汽车制造依赖从加拿大进口的零部件,关税提高后,整车制造成本将上升10%-20%,最终推高汽车售价,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建筑行业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木材价格上涨将加剧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通胀压力。此外,加拿大是美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对能源产品加征关税意味着美国的炼油和运输成本增加,最终导致汽油价格上涨,进一步推高整体物价水平。在经济学中,关税本质上是一种间接税,最终由消费者承担。经济学研究表明,在美国历次贸易战中,超过90%的关税成本最终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2018年川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研究显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成本负担。如果对加拿大实施类似的关税,情况很可能重演,最终造成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加剧通胀压力。


从贸易理论来看,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贸易转移效应。由于对加拿大商品征税,美国企业可能被迫寻找其他供应商,比如欧洲或墨西哥,但这些替代供应链的调整需要时间,成本也可能更高。如果加拿大失去美国市场,也可能加速与欧盟或中国的贸易合作,反而削弱美国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加拿大已经表态将采取报复性措施,针对美国的农业、制造业和能源行业征收关税。特别是在农产品领域,加拿大是美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如果加拿大实施反制措施,美国农民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特别是玉米、大豆、肉类等出口可能受限。更广泛来看,美加贸易紧密交织,关税战可能对跨国企业造成双重打击,影响就业市场,导致部分企业裁员或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


除了经济层面的影响,关税战可能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特别是在北美自由贸易区(USMCA)框架下,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联系高度紧密。如果川普的关税政策持续,可能导致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甚至促使加拿大和墨西哥寻求与其他国家深化贸易合作。最终,这可能导致美国失去在北美地区的贸易主导地位,破坏长期稳定的贸易体系。从长期来看,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反作用。尽管短期内关税可能带来政治上的胜利,增强选民对川普“美国优先”政策的信心,但如果美国企业因成本上升而失去竞争力,经济增长放缓,那么最终受损的仍然是美国本土企业和消费者。要想让关税政策真正发挥作用,川普政府需要采取更精准的策略,而不是一刀切地对加拿大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否则可能会得不偿失。


川普对加拿大征收关税的决定不仅涉及贸易和经济问题,还与非法移民问题密切相关。近年来,加拿大成为美国非法移民的一个重要中转站,特别是在拜登政府实施宽松移民政策后,大量寻求庇护者利用美加边境进入美国。川普的关税战可能不仅是针对经济层面的制衡,还包含了对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施压,意在减少非法移民从北部边境进入美国的风险。


加拿大在全球移民体系中被视为一个开放、宽松的国家,其庇护政策远比美国宽松。许多来自非洲、中东和拉美的移民,尤其是通过合法或非法手段进入加拿大后,会利用“洛克萨姆路”(Roxham Road)等非官方入境点,穿越边境进入美国。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数据显示,仅2022年就有数万名非法移民通过加拿大进入美国,而这一趋势在2023年仍在持续。


川普政府一直将非法移民视为国家安全威胁,认为无论是美墨边境还是美加边境的漏洞,都可能被人口贩运者、毒品走私者和恐怖分子利用。相比之下,拜登政府不仅放松了南部边境的管控,也在北部边境加强了对移民庇护的接受度,这使得许多非法移民选择通过加拿大入境,以规避美国南部边境的审查。川普通过对加拿大征收关税,实际上是在向特鲁多政府施压,迫使其加强边境管理,减少非法移民进入美国的可能性。


加拿大政府在移民政策上长期采取“欢迎”立场,不仅接收大量合法移民,还给予非法移民较为宽松的庇护待遇。这种做法导致许多移民在加拿大获得短期合法身份后,利用边境漏洞进入美国,逃避美国本土更严格的移民审查。而川普政府一直强调,美国不应为其他国家的宽松移民政策买单,如果加拿大继续纵容非法移民进入美国,那么其经济利益也将受到影响。关税措施可以被视为一种施压手段,迫使加拿大政府收紧庇护政策,减少非法移民的北上流动。


此外,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移民合作在拜登政府时期显得松散无力。拜登政府不仅取消了川普时期的一系列移民管控措施,还放宽了对非法移民的遣返政策,导致美国境内的非法移民数量激增。加拿大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非法移民流入美国的“避风港”,川普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向加拿大施压,可能会迫使特鲁多政府加强边境控制,甚至重新谈判移民协议。川普政府可以通过威胁提高关税,迫使加拿大政府加强与美国的移民执法合作,确保非法移民不会轻易穿越北部边境进入美国。


除了非法移民问题,毒品走私也是川普政府关注的重点。加拿大近年来成为芬太尼等致命毒品的一个重要流通点,许多毒品在中国制造后,经由加拿大转运至美国。川普政府对加拿大征收关税,可能也是在向其施压,要求加拿大政府加强对毒品走私的执法力度。芬太尼危机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一大灾难,每年导致数万美国人死亡,而加拿大的宽松政策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川普政府的逻辑是,如果加拿大希望继续享受美国市场的经济红利,就必须承担更多责任,尤其是在移民和边境安全方面。关税政策不仅是经济战的武器,同时也是外交谈判的筹码。特鲁多政府如果希望避免关税损失,就可能需要在移民、边境管控和毒品执法等问题上向川普政府做出让步。这意味着,川普的关税战不仅是一场经济较量,更是一场围绕非法移民和国家安全展开的博弈。


川普对特鲁多政府的关税战,除了经济和非法移民问题外,还与特鲁多政府推行的全球主义、左派议程密切相关。这些议程包括强制疫苗、激进气候政策、DEI(多元、公平和包容)政策,以及更广泛的全球主义控制措施,而川普长期以来一直对这些政策持强烈反对态度。特鲁多政府与拜登政府在这些议题上高度一致,共同推进全球主义议程,这使得川普对特鲁多的不满不断加深,关税战正是其削弱特鲁多政府影响力的手段之一。


特鲁多政府是全球主义在北美最忠实的执行者之一,他的执政方针与拜登政府、欧盟左派领导人以及世界经济论坛(WEF)保持高度一致。川普多次抨击全球主义势力试图通过气候政策、疫苗强制措施、性别意识形态等议题来削弱西方国家的主权,同时将这些议题作为控制民众的工具。特鲁多不仅在加拿大国内推进这些政策,还试图通过国际合作影响美国,特别是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加美在这些议题上的协调性达到了顶峰,而川普则希望彻底扭转这一局面。


在新冠疫情期间,特鲁多政府强制执行疫苗接种政策,并在国内推行严格的封锁措施。川普在任时则采取更自由的政策,反对疫苗强制,强调个人选择权利,并批评封锁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特鲁多政府的极端做法,包括冻结抗议强制疫苗政策的“自由车队”卡车司机的银行账户,甚至动用紧急法案打压示威者,这些行为让川普及其支持者对特鲁多的不满达到了顶点。川普阵营认为,这种打压自由的手段正是全球主义者的典型策略,而特鲁多不过是这些势力的代理人。


此外,特鲁多政府的气候议程也是川普关税政策的一个重要背景。特鲁多积极推动碳税,并加入了世界经济论坛倡导的“绿色新政”,试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名义限制传统能源产业的发展。拜登政府也采取类似政策,限制美国国内石油天然气生产,而特鲁多政府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鼓吹“净零碳排放”目标,试图让北美能源产业服从全球主义的规则。川普长期以来认为,这些气候议程的真正目的是削弱西方国家的能源独立性,使其更加依赖全球化供应链,最终受制于跨国机构的控制。因此,川普的关税战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争夺,更是一种政治手段,旨在削弱特鲁多政府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并迫使加拿大调整其能源政策,以适应川普的“美国能源独立”战略。


在DEI(多元、公平和包容)政策方面,特鲁多政府同样走在最前沿。他推行的种族和性别政策,将身份政治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强制企业、政府机构和学校遵守严格的“包容性”标准。川普及其支持者认为,这些政策实际上是在分裂社会,以左派的意识形态取代传统价值观。川普在任时大力打击联邦机构内部的DEI培训,并签署行政命令禁止政府资助的“批判性种族理论”教育。而特鲁多政府则采取完全相反的立场,在加拿大全面推进这些议程,并与拜登政府、欧盟左派领导人合作,试图在整个西方推广这一体系。川普通过关税施压特鲁多,可能也是在试图遏制加拿大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防止其进一步向美国输入左派意识形态。



综合来看,川普对加拿大的关税战不仅是经济和贸易问题,更是意识形态、国家主权和全球政治的较量。特鲁多政府与拜登政府在全球主义议程上高度一致,而川普则代表着与之完全对立的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立场。川普的目标不仅是让美国在经济上占据优势,更是要削弱特鲁多政府在北美和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迫使其调整政策,减少对全球主义议程的依赖。川普的关税战不仅是贸易策略,更是对特鲁多政府左派议程的一次直接打击,旨在改变加拿大在全球主义体系中的角色,甚至可能是为加拿大未来的政治变革铺路。

分享 Facebook | Twitter | Whatsapp | Linkedin 人气: 33


订阅中国观察电报 Telegram : https://t.me/s/ObserveCCP
捐助(Paypal): https://www.paypal.me/observeccp
即时
推荐

2017 - 2020 内容索引
内幕 | 白宫 | 北京 | 禁闻 | 透视 | 焦点 | 贸战 | 高层 | 要闻 | 动向 | 秘闻 | 社会 | 国际 | 华为 | 朝核 | 奇闻 | 观察 | 时事 | 政局 | 经济 | 官场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