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 2025-02-02 03:41:46 | 更新: 2025-02-02 03:41:46
【中国观察2025年2月2日讯】
尽管中国官方媒体大肆渲染2025年“春节”市场的繁荣景象,强调节日经济的“复苏”和节庆氛围的“热闹”,但来自各地民众的反馈却描绘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现实:市场冷清,消费疲软,收入下降,许多人在这个传统节日选择紧缩开支。
超市、商场冷清,年货滞销,消费力锐减
网传视频显示,在广东、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天津等多个省市,即便是临近除夕,超市年货区依然门可罗雀——零食无人问津,糖果礼盒堆积如山,肉类供应充足但销量惨淡。传统上应该热闹非凡的年货市场,今年却弥漫着前所未有的萧条气息。一些小商贩表示,以往春节期间是销售高峰期,而今年不仅人流减少,顾客的消费力也大不如前。
年货市场的冷清不仅限于超市,餐饮业同样受到冲击。不少商场、饭店即便在节日前后仍然空空荡荡,顾客寥寥无几。一位视频博主感叹道:“百姓没有钱,精神压力又大,整个社会显得异常沉闷。”
官方热捧“春节经济”,民众直言“节俭过年”
官方媒体持续推崇“春节经济回暖”,强调电子拜年兴起、新消费模式带动节日活力,并试图塑造“热闹祥和”的节日氛围。但在民间,物价飞涨、收入减少的现实让许多家庭不得不削减春节开支。
山东居民陆女士透露,她认识的一家水果店老板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二,店主甚至不敢进货价格较高的优质水果,怕卖不出去。北京门头沟的王女士则表示,当地蔬菜店春节前一周就陆续停业,比往年提前关门的情况十分普遍。“往年年三十和初一、初二家家户户放鞭炮,但今年几乎听不到几声。”
山东滕州的网民赵先生指出,许多家庭明显削减开支,而基层政府机构的财政状况更是严峻。他透露,滕州多个居委会已长达十个月未能发放工资,甚至有煤矿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停止为工人缴纳社保。一位当地公安在给敏感人士“拜年”时,也私下抱怨自己的医保即将断缴,显示出政府财政吃紧已波及基层公务员的生计。
“春运”遇冷,票价大跳水
往年春节期间一票难求的春运,今年却出现了大幅降价的“反常现象”。美国之音报道指出,2025年春运高峰期间,许多航线的机票价格竟跌至一折左右,远低于往年同期。执飞美洲航线的中国机长林先生表示,票价大幅下降的背后,是旅客需求的严重萎缩。“大家手头拮据,不愿意花钱坐飞机。航空公司只能降价抢市场,甚至避免客流被高铁分流。”
经济困境下的春节,映射社会深层问题
2025年的春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成为中国经济现实的缩影。官方试图营造“消费复苏”的正面叙事,但基层民众的反馈揭示了一个更为严峻的事实:收入下降、市场萎缩、政府财政紧张,这些问题的交织,使得节日氛围远不如以往热烈。
中国社会正面临一个关键的拐点。经济下行导致的消费疲软,不仅影响春节市场,更可能对全年经济走势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重振经济信心、提振民众收入,成为未来最大的挑战。
分享 Facebook | Twitter | Whatsapp | Linkedin 人气: 54
2017 - 2020 内容索引 |
内幕 | 白宫 | 北京 | 禁闻 | 透视 | 焦点 | 贸战 | 高层 | 要闻 | 动向 | 秘闻 | 社会 | 国际 | 华为 | 朝核 | 奇闻 | 观察 | 时事 | 政局 | 经济 | 官场 | 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