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 2025-04-20 13:04:45 | 更新: 2025-04-20 13:04:45
在遥远的古代,当神与人尚无界限,历史还披着神话的羽衣,我们的祖先以巫祝为眼,以洪水为笔,以神名为心,为这片土地书写出一段段带有图腾与血脉气息的原初史诗。而就在公元前770年的某个时刻,王朝迁都洛阳,仿佛一声钟响,敲碎了旧日神权的残梦,也唤醒了人世之间最狂放不羁的思维——诸侯逐鹿,百家争鸣,众神重塑,文化再生。
这个时刻,不只是东周王室的衰微,更是华夏文明一次惊心动魄的自我翻新。它是一次思想的狂飙,一场记忆的回潮,一段神格的裂变。世人只看到王权的日渐萧条,却不知,神祇正悄然换名,古史正被重新缝制,诸子之笔,落墨成神。
或许你会疑问:这些神名,黄帝、颛顼、伏羲、共工、盘古,真的来自远古的洪荒?还是说,他们本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一场文化运动的产物,是一群思想者在乱世中回望人类本源时,所进行的神格重建?这一切,都要从那个被称为“魔盒开启”的时代说起。
当王权式微,贵族崩散,思想从天子的笼子中逃逸而出,春秋战国,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华夏文明青春期。它既叛逆,又创造。此时,古老的单音节神祇名号,已无法承载先民对宇宙秩序与文明起源的更复杂理解。于是,多音节的新神名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伏羲、共工、颛顼、神农、西王母……他们并非新神,而是对尧、舜、鲧、禹等更早神名的一次升级版再演绎。
在这场文化再造中,“共工”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他的神格,既源于尧与鲧,又高于尧与鲧。不是以德服人,不是以血统统治,他是一位劳动的神,是舟船之神,是技艺与理性的象征。他用双手与工具,一次次挑战自然、修筑洪堤。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神性,还有与人类共苦共劳的理性光辉。《史记·补三皇本纪》中写道:“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共工既是水神,又是工程师。而“洪”字,“江”字,皆由“水”与“共”、“工”组合而成,这一组合并非偶然,乃先民深意的语言留痕。“江从工声”,“洪从共声”,正是共工神格与水的纠缠——不仅是象声,也是象义。
鲧与共工的重合更令人震惊。他们都治水失败,都遭祝融诛杀,甚至在“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典故中,共工的愤怒、反叛与失败,本质上也是对鲧神格的另一种表达。这种重复,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神话系统中一种角色的重构与再编码。他们是同一人格的不同叙述版本。
伏羲,作为“百王之先”,其实正是盘古、共工、鲧等神格的高度整合。他结绳为网,刳木为舟,观象制卦,其作为文化英雄的形象,在《周易》中熠熠生辉。他既是技术的始祖,又是文明的奠基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们在寻求人类秩序与宇宙法则时构建出的终极符号。他以完美无瑕的形象,取代了那些失败或情绪激烈的先神,如共工的愤怒、鲧的失败、盘古的牺牲——这些都不再适合“统摄万民”的需要。
而颛顼,那个带着玉冠的大巫师,他的“颛”“顼”都与“头”有关,意在强调其智慧与天命。他兼具鱼与蛇的形态,是蛇图腾部落的圣灵,是对水族生命力的终极隐喻。颛顼也是不死不灭的神祇,可轮回生死,是华夏早期关于重生与超越的幻想具象。他的存在,正是对舜的神格的一次涅槃重造——舜因“禅让”被神化,而颛顼则因“不死”而永恒。
值得玩味的是,《山海经》中454位神人中,近三分之一与蛇有关,这种蛇神形态的反复出现,不仅体现了图腾信仰的力量,也揭示了史前部族融合与竞争中,蛇图腾部落(如禹、颛顼部落)的突围和主导。我们对禹“执蛇”的反复描绘,恰是对这种部落力量上升的文化隐喻。
当尧舜之“禅让”被反复讲述,那已不是一种政治仪式,而是道统转移的文化象征。神权已去,王权式微,一个更宏大的皇权世界正渐渐浮出水面。巫权之下,神为天;神权之下,王为主;王权终将让位于皇权,而“皇”的产生,正是“黄”与“王”的融合。在这个语义裂变中,黄帝的出现不再是部落联盟的领袖,而是王道终极化身,预示着天下一统的天命即将来临。
于是,炎帝、黄帝这两个共祖名号诞生了。他们是尧、舜、禹、共工等先神的集合,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们面对乱世时的精神寄托。他们用这两个名字,为未来的统一政权造势,为秦皇汉武的帝国梦筑基。
在这个意义上说,春秋战国并非只是“乱世”,它是神话系统的炼金炉,是文化谱系的造字机,是诸子百家在思想激荡中为文明重塑神话史、为信仰再编族谱的壮阔图景。他们不是为虚构而虚构,而是要在风雨飘摇中,唤起一种新的秩序感——一种理性化的人神合体的新神话结构。
这场关于神祇、文化与文明根基的再创,至今仍深植我们血脉。今天我们讲黄帝子孙,我们供奉伏羲女娲,我们认祖炎黄,那些在春秋战国被重新命名、重新形塑的神祇,早已不再是远古巫师的梦呓,而是整个民族精神结构的一部分。他们不仅是过去的遗产,更是未来的坐标。
而那场在洛阳点燃的思想之火,那些在乱世中铸造的新神之名,如今仍在我们耳畔低语,诉说着一个民族在混沌中寻找秩序的永恒之旅。
我们崇拜的神祇,未必来自天地的初响,更多时候,是我们自身对秩序与意义的渴望所雕刻的镜像。每一个神的诞生,都是一次文明的自省,是一段人类集体记忆的重构。在风雨欲来的时代里,神话是灵魂的避风港,也是文明继续前行的密码。
分享 Facebook | Twitter | Whatsapp | Linkedin 人气: 57
2017 - 2020 内容索引 |
内幕 | 白宫 | 北京 | 禁闻 | 透视 | 焦点 | 贸战 | 高层 | 要闻 | 动向 | 秘闻 | 社会 | 国际 | 华为 | 朝核 | 奇闻 | 观察 | 时事 | 政局 | 经济 | 官场 | 视频 |